学前班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作者:郑茂霞
发布日期:2022-03-22

6岁时,看到大一点儿的孩子上小学,我们几个同龄的小伙伴也闹着要去。挨不住央求,家里大人便商量着,把我们这拨孩子送到村里一个婶子家上“学前班”。婶子是我们村的妇女主任,心地善良,教导有方,不仅能歌善舞,还识过字。

“学前班”成为我学习之旅的最初记忆。

婶子家在我家东边,隔着三四条街。在她家院子里,我们十几个孩子聚在一起,既学算术,又学识字。有时婶子还会带我们跳跳舞,做做游戏。没有书本,也没啥玩具,小伙伴们就在树下,跟着婶子念童谣:“‘1’像粉笔,‘2’像小鸭,‘3’像耳朵,‘4’像红旗,‘5’像秤钩……”一块木板,涂上墨汁,便成了黑板。婶子画上田字格,教我们写字画画,我的小脑瓜里陆续涌进一些新鲜知识。

进“学前班”之后,大人们身边少了一群淘气鬼,白天可以安心劳作。我和小伙伴们天天聚在一起,跟着婶子做游戏,别提多开心了。我学会的第一个集体游戏是“老鹰捉小鸡”。婶子扮演鸡妈妈,我们在她身后,依次拉着前面一个人的衣服,排成一队“小鸡仔”,个头最高的男生当“老鹰”。“鸡妈妈”张开臂膀,阻拦“老鹰”的进攻,左躲右闪,保护着身后的“小鸡仔”。我们既兴奋又紧张,生怕自己被捉住,疯玩得满身大汗也不知疲惫。

婶子家有架脚踏琴,她经常边弹琴边教我们唱儿歌。印象最深的是学唱《找朋友》。我们围坐成一个圈,婶子在圈中间边弹边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在我们专注唱歌的同时,婶子会突然抛出一个小皮球,皮球滚到谁脚下,谁就站起来唱一遍,还可以选个小伙伴手拉手合唱。在欢声笑语中,我和小伙伴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婶子有时也会教我们跳舞。她在一条板凳上放上录音机,把磁带插进去,按动按钮,随着磁带的转动,一首首动听的儿歌飘荡在我们耳边。“大公鸡,喔喔叫……小狗小猫,蹦蹦跳”婶子模仿着小动物的动作,我们学着她,像模像样舞动着小身板儿。晚上回家,我把自己学会的动作跳给爹娘看,他们常常高兴得合不拢嘴。

后来,村委大院专门腾出一间西房给“学前班”用。大院南边有很多大树,树下有茂密的灌木丛。课间休息时,我们常常趁婶子不注意,刺溜一下蹿到树上。也会在灌木丛中玩捉迷藏,看谁藏得最好,让别人找不到。林子旁堆着各家各户的麦秸垛,我们时常从里面翻出几枚鸡蛋,热乎乎的,好玩极了。大院里有一棵倾斜的树,树干搭在了南墙上。我们一次次顺着树干爬到墙头上,沿着墙头颤颤巍巍地行走。我和小伙伴们乐在其中,没少惹住在大院里的一位奶奶生气。

“学前班”和村小学只有一墙之隔,墙上的铁栅栏门时常开着。透过那扇门,便能看见学校操场,琅琅的读书声和上课下课的打铃声不时传来。听得多了,更盼望着快点长大,走进那扇门。

8岁那年的一天早上,娘领着我去村小学报名。开学前一天,娘专门用一块绿格子布给我缝制了小书包。我背着书包,蹦蹦跳跳来到学校,开始了小学生活。不经意间,“学前班”悄悄和我说了再见。可那些天真烂漫的日子,却一直镌刻在脑海中,成为我内心深处的珍宝。(本文来自《中国审计》杂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