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枣庄市审计局坚持“科技强审”,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手段,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全力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审计工作深度融合,为审计全覆盖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他们组建大数据集中分析团队,由市审计局牵头整合全市审计机关人力资源,采用“1+6”模式,由市审计局和6个区(市)局组建审计专业骨干和计算机技术能手16人的大数据审计团队,对市级预算执行开展集中分析。加快数据分析全覆盖。关联分析部门单位财务、财政等数据,建立“三公”经费支出、培训费支出、会议费支出、非税收入、资产配置等五大方面13个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形成疑点数据800 余条,促进了数据分析全覆盖。
从应用效能上看,数据归集提升审计效率。市审计局与各区(市)审计局同步采集财政后台数据,同时将财政数据归集到市局,由市级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依托全省一体化财务数据采集系统将全市421家一级预算单位财务数据导入系统生成电子账套,以财务数据作依据追查资金的最终流向,打通了预算执行审计数据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拓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路,对于财政资金的下达、分配、使用通过关联分析全流程把握;财政和财务数据结合分析形成疑点,在两周时间内延伸审计部门单位16家,提升了审计效率,缩短现场审计时间。
数据赋能成效显著。预算执行审计在大数据分析支撑下,揭示问题更为全面、深入和透彻。通过开展数据分析审计部门单位预算编制、执行、决算(草案)编制方面、“三公”经费等管理方面、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无预算支出、超预算支出、预算执行不到位、未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公务接待费超预算支出、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涉及问题金额13340.93万元。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市财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医疗保障局和市税务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通知》、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规范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的通知》、市发改、市行政审批、市财政、市统计、市工信、市税务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免收告知承诺制的通知》等,积极推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规范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补齐体制机制短板。
彰显大数据审计优势。运用大数据审计与传统审计手段相比,优点比较突出。大数据审计过程中采集、分析的数据体量更大、角度更多、范围更广,是对被审单位、被审事项业务全流程的大数据分析,不需要像传统审计一样受限于时间和人力限制,尤其是实现了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分析的统一。审计中利用信息技术挖掘不同数据间隐蔽的关联关系,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类型数据全方位、多角度的关联分析,为审计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