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封面文章 | 为审计插上“智慧”翅膀——山东省审计厅以智慧审计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强审工作纪实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作者:郑茂霞 陈东 邵彩霞
发布日期:2024-09-30

《中国审计》杂志2024年第18期刊发封面文章《为审计插上“智慧”翅膀——山东省审计厅以智慧审计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强审工作纪实》,用9个版面,对山东省审计厅智慧审计工作作了系统、纵深、全面的推广报道,展示了山东科技强审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现予转发,供参考学习。

大数据时代浪潮奔涌,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充满变革与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前沿,引领时代之先,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科学谋划和战略部署,提出“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九大以来,山东省审计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山东实际,提出以智慧审计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强审,实现数字化智能技术赋能审计提质增效。2017年,山东省审计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审计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智慧审计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路径、保障措施等;2021年,秉持“标准、创新、融合、共享、安全、价值”理念,启动山东省智慧审计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推进智慧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2024年,以锻造审计队伍为抓手,加快推进数字智能的“特种部队”建设。

“我们把智慧审计建设作为深化科技强审、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强力引擎,坚持以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一体化、系统性审计监督为突破,加快推进审计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山东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晓峰说

搭建“智慧”底座,夯实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

智慧审计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开展审计作业,促进形成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分析核查、成果开发等全流程智慧化审计工作形态。数字基础设施是开展智慧审计的支撑条件。近年来,山东省审计厅加快完善智慧审计基础设施,依托“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建成包括一个中心、两张网、三大应用系统、多个功能模块在内的一体化智慧审计技术支撑体系,为全省智慧审计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提供坚实保障。

——智慧审计大数据中心承担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工作,是智慧审计的运转中枢。

山东省审计厅以提升信息化支撑业务能力为抓手,集中力量建成集远程报送、智能入库、标准化管理、授权使用和综合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审计大数据中心,构建起完备好用的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数据管理利用自动化。

"依托智慧审计大数据中心,全面拓展审计数据资源,运用定期采集、联网采集、协议查询、信息系统审计“以审促采”等方式,建立起覆盖重要业务领域的数据获取渠道,形成数据“资源池’。”山东省审计厅电子数据审计处二级调研员孟祥宇介绍说。

在联网审计方面,山东省审计厅以多方计算平台为支撑,构建在线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和预警模型,实现对重点对象、重要领城和重点行业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大大提升了大数据审计时效性和安全性。2021年以来,实现与相关政务资源信息库的联网查询使用,并逐渐向多领域拓展,为跨部门、跨行业比对分析创造条件。同时,推进数据处理标准化,建成6大领域数据库,实行审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数据资源安全高效利用。

——审计专网、审计数据分析网助力实现多元融合、互联互通。

数据的有序开放、联通、共享是开展智慧审计的必要条件。山东省审计厅高标准建成对上联接审计署、对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网络通道,直达审计现场终端。其中,审计专网承载业务管理、行政办公、现场审计作业等功能,线上即时进行项目实施、远程调度、研讨交流等。审计数据分析网承载大数据集中分析功能,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便于审计人员根据现场审计情况,随时随地上传或查询数据资料,并高效开展数据分析,实现数据到现场、指令到现场,确保多个审计现场高效沟通。

——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审计综合作业系统和审计综合服务支撑系统有力提升信息化支撑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水平。

根据审计业务管理需要,建成三大应用系统,推动提升审计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审计数字化管理系统由审计业务管理子系统、行政办公管理子系统组成。审计业务管理子系统从审计项目管理出发,覆盖审计工作全流程,提供审计项目人员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重点事项管理、项目资料与流程控制、归档管理等功能服务;行政办公管理子系统基于全流程电子化办公需求,搭建高效、便捷的日常管理工作平台。审计综合作业系统是一线审计人员的工作台与工具箱,集成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搭载数据采集、账表分析、审计作业、审计项目管理等核心功能,满足现场审计作业需求。2023年,累计有2318个审计项目基于该系统实施审计,为加强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提供有力支撑。审计综合服务支撑系统则由审计专用安全浏览器、交换中心分系统、统一日志管理分系统、移动审计支撑分系统、终端软件管控平台等组成,保障运维环境的安全、有序、高效,为审计系统平稳运行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广泛运用于审计业务的各功能模块深度挖掘并释放数据价值。

开展智慧审计,深化应用是核心。山东省审计厅围绕审计业务需求和业务方向全面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场景,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智能管理和深度利用。其中,审计智能分析系统具有对审计对象海量数据秒级查询、关联分析、画像、知识图谱展示等功能,在数据多“跑腿”中,提升数据要素开发和挖掘能力;全省一体化审计地理信息“一张图平台分为6个专题,实现对土地、森林等重点自然资源数据和问题疑点的可视化分析应用,确保省市县三级共享共用,为审计人员锁定目标、揭示问题提供精准制导;“BIM+投资”审计平台,自动对接工程施工现场,实时获取相关数据,实现对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监督。山东省审计厅智慧审计相关应用在山东省第四届数据应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第二名,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评为党政信息化最佳实践案例。

重塑“智慧”链条,推进审计业务全流程再造

山东省审计厅将智慧审计深度嵌入立项论证、方案编制、项目实施、法规审理及成果开发等审计业务全过程各环节,实现审计业务全流程再造,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引擎。

“在制度层面,省审计厅出台《山东省智慧审计管理办法》等文件,立足职责分工、数据管理、项目立项、数据分析、疑点核查、成果应用等方面,为推进智慧审计技术与审计业务全过程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孟祥宇说。

——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形成数据引领、协同发力、优势互补的协同作业模式

山东省审计厅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均实行“数据主审+业务主审”双主审工作模式,强化非现场数据分析与现场核查有机结合,实现业务、数据“双核驱动”,推动审计质效全面提升。

“业务主审、数据主审各司其职、紧密合作,通过跨领域、跨部门和跨区域的数据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反映整体特征。”谈及2023年实施的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山东省审计厅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审计处处长夏鹏说,“此次审计坚持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揭示出超标排放、监测结果失真、违规出具监测报告等问题。

"在202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同步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大数据审计方案,搭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查询分析平台,确保复杂数据可视化呈现,让穿透式分析更清晰,做到了靶向发力、效率倍增。”山东省审计厅财政审计处处长王磊表示。

——深化清单式管理,全面形成数据采集、分析利用、疑点落实情况反馈以及成果推广应用的闭环作业机制。

将大数据思维贯穿审计项目全过程,分行业分领域建立7张清单(政策法规清单、数据清单、数据分析模型清单、疑点清单、疑点落实清单、整改清单、成果清单),以清单式管理全面重塑审计业务流程,构建行业数据分析方法体系,推动智慧审计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精细化落地见效。

在项目立项环节,对审计对象数据进行结构性、趋势性分析,论证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在审前调研阶段,获取政策法规清单、数据清单,列出数据分析模型清单,开展审前非现场数据分析,形成疑点清单、疑点落实清单;在审计现场实施阶段,优化改进数据分析思路方法和模型,依据疑点落实清单进行延伸取证。审计项目结束后,更新形成整改清单、成果清单,同时将审计数据和相关审计方法归入智慧审计大数据中心完善审计方法体系。

——以扁平化管理提升审计质效,形成涵盖决策指挥、现场实施、业务管理、质量过程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审计数字化指挥体系。

针对智慧审计涉及面广、链条长、层级多等特点,山东省审计厅着手重构指挥模式,建设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利用海量数据分析、可视化、网络通信等技术,及时掌握人力资源分布、现场审计工作进展等特别是将项目建立、证据上传、报告起草现场管理、审计复核、法规审理、项目后评估、整改落实等审计流程各环节工作全部纳入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实现审计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展示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在审理环节,推行网上审理,及时反馈审理意见,切实提高审理时效。在整改环节,用好整改督查系统,实行台账管理,及时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汇总,确保精细化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孟祥宇举例说。 

激活“智慧”引擎,集约持续驱动发展

智慧审计是提升审计质效的利器。为推动智慧审计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山东省审计厅通过启动智慧审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全省智慧审计工作推进会等方式,助力全省智慧审计更均衡、更活跃、更优质发展。

--开新局,让发展更均衡。

山东省审计厅把构建智慧审计工作模式作为系统工程,坚持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智慧审计工作格局。

推进大数据应用示范试点单位建设。坚持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组织开展科技强审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确定在济南市历下区审计局、滕州市审计局等10个县级审计机关创建大数据应用示范试点单位,抓实政策、技术、经验、资源共享共建,改善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专业结构等,为示范试点单位夯基赋能。同时,鼓励大数据应用示范试点单位进行差别化探索,让创建活力竟相迸发。推动建成百余个县级审计标准数据分析室,通过输出优质课程等方式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薄弱市县审计机关的扶持力度。

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训练。开展全省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财政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等比武活动,全方位搭建真实的审计环境,从操作和理论层面,设置数据整理分析、操作指引编制、数据标准表设计、出具数据分析报告等科目,全面考评审计人员在大数据环境下处理分析数据、开展审计业务、挖掘问题疑点的综合能力,推动以赛促学、以学促干,提升大数据审计实战水平。

瞄准前沿技术聚力攻关。聚焦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新领域,深化大数据前沿技术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连续5年举办山东省大数据审计重点攻关选题及展讲,推广成熟的技术方法和典型经验。截至目前,已开展攻关选题121项,形成覆盖财政、医疗卫生、民生、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审计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和经验的综合运用,有效弥补了大数据审计工作短板,培养锻炼了审计队伍,有力推进全省大数据审计工作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

——强合作,让发展更优质。

山东省审计厅与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广泛开展合作,加强与其他地区审计机关沟通交流,促进审计思维与技术思维深度融合,推动以创新突破开拓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之路。

比如,省审计厅与省委巡视办就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分析建立协作机制,在数据共享、模型构建、系统共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形成监督合力;与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探索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大数据分析、算法型等情况交流,推动提升数据应用水平和工作质效;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建审计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汇聚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信息技术产业高端人才,开发智慧审计新平台、新技术、新工具,提高人机一体、人技一体交互融合效率,推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与省自然资源厅共建一体化智慧审计时空大数据平台,搭建资源环境审计数据体系,依托遥感测量、机器分析、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上下协同、内外联动、在线作业,深度支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

此外,山东省审计厅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局、喀什地区审计局建立援助协作机制,通过举办大数据审计培训班、签订相关合作协议等方式,凝聚力量、共享资源,持续深化智慧审计成果推广应用。

--夯基础,让发展更活跃。

大数据审计人才是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源头活水和重要力量。山东省审计厅坚持“审计项目为王、审计质量为要、队伍建设为本”理念,以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为抓手,构建人才梯次培养体系,夯实“人才强审”根基。

优化人才配置。组建以山东省审计厅为中心、辐射各行业、涵盖省市县三级的数据综合分析团队,确保集中与分布相统一,推动形成与审计项目、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数据分析人员配置,有效满足各级审计机关的不同审计需求。目前,已形成覆盖省市县三级,涉及农业农村、资源环境、财政、投资、企业、金融等6类行业600余人的大数据审计人才队伍。

强化人才激励。完善适应大数据审计特点的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注重在审计实战中发现骨干、培养骨干、使用骨干,将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工作实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如2023年,省审计厅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举办全省首届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共有575名审计人员参加激烈角逐,21人获奖,其中一等奖第一名荣膺“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深化人才培育。多渠道、分层级、有重点地开展信息化前沿理论、技术、应用案例、计算机审计技能等培训,倾力打好审计人才培养“组合拳”。省审计厅与山东开放大学合作,按照“全员学习、分级推进、实战为本、教辅协同、梯次达标”思路,常态化开展理论教学与实战操练相结合的网络教学。目前,全省有2645人通过省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529人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支撑起大数据审计的强大人才基础。在全国率先举办信息系统造价审计培训班,147人获工信部“软件工程造价师”证书。举办审计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培训班,全省审计机关146人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无人驾驶肮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等证书。

释放“智慧”潜能,显著提升审计质效

伴随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联动作业的智慧审计工作格局的逐步形成,“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得到全面推广,山东省各级审计机关运用智慧审计手段预警预防、风险研判、核查问题、宏观分析的能力持续提升,数据要素价值得以加速释放。

--拓展审计监督广度,稳步推进审计全覆盖。

“从实践来看,智慧审计工作模式能够立体化、多维度地对相关事项进行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推动审计由点上监督向面上分析、事后监督向事前预警、定期监督向实时追踪转变,加快了审计全覆盖进程。”孟祥宇说。

近年来,山东省审计厅在财政审计中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全部预算单位开展全覆盖数据分析,将疑点线索切分下发至市县审计机关,通过对财政财务数据的全系统、全链条比对和跟踪,穿透至末端预算单位,了解资金使用及绩效情况,通过现场审计延伸至末端非预算单位,确保“一竿子插到底”。

“在2023年度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省审计厅生成全口径预算编制真实完整合规性、预算执行规范性和高效性等相关疑点,并全部落实反馈。”王磊介绍说,“近两年,对省级103个部门单位所属的837个预算单位实施全覆盖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疑点,结合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进行落实,并全力推动抓好问题整改。”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涉及土地、矿产、森林、海洋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数据,大数据技术运用为推动此类审计全覆盖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山东省审计人员依托全省一体化地理信息“一张图”平台,在实现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状况整体“画像”的同时,实现数据海量比对、分析和挖掘,确保精准锁定疑点,深入揭示问题。

“在2023年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省审计厅数据分析团队详细列出数据采集清单,对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统一分析,生成的疑点记录交由各地审计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实。同时,派出联络组进行现场指导、协助落实,最终疑点落实率在80%以上。”山东省审计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处一级主管杜晓亮介绍说。

——挖掘审计监督深度,全面提高审计质量。

从“平面扫描”到“多维透视”,从“大海捞针”到“重点撒网”,智慧审计的创新应用持续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较好发挥了靶向定位、精准挖掘的功能作用。

2023年,在全省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中,审计人员依托相关数据开展跨行业分析,精准快速锁定虚构在职职工资料套取就业见习补贴的疑点,最终查实企业套取见习补贴等问题。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揭示部分符合政策保障范围的企业未能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等补贴政策问题。通过审计,政策红利及时得以落实,违规行为受到应有处理。

2024年,在全省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中,山东省审计厅将数据分析、人员培训与项目实施相结合,提前采集全省性数据,并以某市数据为样本,组织全省审计数据分析团队就标准化设计、分析指引编写、问题疑点等开展实战演练,形成80多个务实管用的审计方法,大大提高了审计质效。

“对数据开展集中分析、确定疑点、再延伸核实的工作路径,大大提升了审计揭示问题的深度和提出建议的高度。从近年情况看,山东省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审计穿透力和震慑力持续增强,很大程度正是得益于此。”山东省审计厅社会保障审计处处长王晓文说。

2023年,山东省审计厅组织开展了海洋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深入揭示政策执行、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相关审计报告、审计信息被省主要领导同志批示10篇次,省委、省政府成立专班进行整顿,有效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序开发利用。

“投放人工鱼礁是改善海洋生态的重要手段。此次审计运用无人船、多波束雷达获取测量范围内地形地貌和精细三维影像准确辨别鱼礁类型、统计人工鱼礁方量,据此进行比对分析,揭示了部分海洋牧场企业投礁量不足、虚假申报涉嫌骗取海洋牧场建设资金等问题。可以说,审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审计揭示问题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山东省审计厅派出审计六处处长刘吉朋表示。

一次性高质高效完成45个重点公立医院审计任务;编制75项结构化标准数据表和18项非结构化标准数据表,涵盖公立医院大数据审计基本内容;涉及收费的疑点核查准确率超过70%,部分领域疑点核查准确率达到95%……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赋能,审计机关具备了同时审计多个同类被审计单位的能力。2024年省审计厅组织实施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和财务收支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山东省审计厅教科文卫审计处处长邵东说。截至目前,该审计项目推动各级建章立制50余项。

如今,在重大审计项目中,智慧审计技术手段日益成为审计人员了解情况的“眼睛”、追查疑点的“探头”,显著提升了审计质量和效率。

面对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时代,山东智慧审计建设方兴未艾。下一步,山东省审计厅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强审,让智慧审计领航审计事业阔步向前,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