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近年来全市审计机关按照“强基固本求突破”的思路,系统布局、靶向发力,审计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提升,全省考核连续三年进位,跑出科技强审加速度。数据资源基础方面,坚持“循、管、集、用”一体推进,三次再版《重点行业领域数据目录清单》,制定出台《枣庄市审计机关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管理办法(试行)》,与部门单位签订数据共享协议,依托市一体化大数据共享平台和审计项目,逐步实现数据联网、定点采集和动态更新;前沿技术应用方面,坚持业务导向、大胆试新,首创使用ELIOS技术、防爆手持雷达破解地下隐蔽工程核查难题,实现无人机技术全流程自主应用,建立各重点行业领域分析模型库,连续两年保持2篇次选题入选全省大数据攻关选题典型案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善用为先”,去年3人取得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资格,选派20人参加省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比2023年翻一番,全市省中级人数达72人,人才力量明显提升。
会议强调,要立足现阶段新形势,深刻剖析在AI大模型应用、数据赋能提升审计质效、大数据人才骨干培育等方面的堵点难点,着力破解数业两张皮等突出问题。
会议要求,2025年全市审计机关要按照“在数据治理标准化上规范提升,向破解数业两张皮集中攻坚”的要求,统一思想、明确路径,更加高效有序的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提升攻坚。一是建团队,推动数据先行全面起势。要在市县两级分别建立“1+6+N”“1+2+N”数据分析团队,严格落实数据先行理念,把数据分析固化到审计各环节,在实践中加快实现大数据人才梯次配备。二是建机制,压实目标责任更加精准。要建立数据分析前置审核、疑点落实闭环运行、信息资源共享互通机制,强化审前数据分析刚性约束,构建从数据采集到模型入库的全链条闭环,以财政、民生、资环、投资、涉农领域数据破解县级数据分析室“有室无数”的局面。三是建平台,加速审计智能化转型升级。要坚持系统布局,以审计数据管理云平台为前端,主动融入全省审计智能体平台开发,联通市一体化大数据共享平台,对接本地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四是建体系,谋划行业数据联网布局。要坚持“新数据、新技术、新模式”同步推进,着力破解影响数据资源治理、数字化作业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推动企业、金融、民生三大领域数据资源目录和方法体系的构建,逐步构建起集中统一的数据资源治理体系。
会议还表彰了枣庄市“鲁班传人”职业技能大赛—2024年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获奖单位和个人。局领导、市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各区(市)局主要领导、信息化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